北威靶弹总师:初始目标锁定美国战斧!

    遇战斧式巡航导弹攻击,中国军队要如何拦截?F-22战斗机侵犯中国领空,中国军队又该如何击落?

    靶弹一直较少受大众关注,军队防空反导能力的提升,则需要大量的打靶训练。而用于模拟巡航导弹、F-22等战机的飞行、机动与隐身特征,却是我们少为关注的靶弹。中华网军事在航展现场就靶弹的技术性能等采访北京威标至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靶弹总设计师廖云飞,为广大网友揭开靶弹在军队应用的神秘面纱。

    时间:2010年11月17日

    地点:珠海航展 

    嘉宾:北京威标至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设计师、副总经理、副总质量师廖云飞先生。

    中华网:请问您这个靶弹是模拟巡航导弹的吗?

    廖云飞:是的。

    中华网:跟战斧式巡航导弹在技术性能上有什么区别?

    廖云飞:技术性能上差别还是很大的,应该能够模拟战斧巡航导弹的一部分的飞行性能,飞行轨迹,它的反射面积、红外特性以及它的机动能力,能够作为部队日常正常训练使用的一种导弹武器模拟器,能够做一些模拟是可以的,但是战斧巡航导弹毕竟是美国的一种主战武器,咱们这种民营企业所做的这个产品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我们跟它来说应该是有很大的差距。

    中华网:它的超低空突防性能如何?

    廖云飞:我们是尽量在模拟某些型号的武器系统巡航的一些特性和机动能力,但是正常的巡航导弹的突防能力不是很强,所以正常来说,模拟它的难度并不十分地大,应该说我们模拟还是可以的。

    中华网:您能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贵公司生产的靶弹吗?

    廖云飞:靶弹这个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就是模拟的导弹最后攻击阶段的过程,比如说战斧巡航导弹射程一千多两千公里,其实很长一段时间对咱们国家的防空体系没什么危险,咱们的防御体系拓展不到它的发射源,那么只能到咱们国土防御附近,所以说只是最后攻击阶段几百公里或者说是几十公里才会对它产生一个危险,或者说是进行攻击,我们这个靶弹主要就是模拟它的最后攻击阶段的主要特征和过程,从机动能力上来说,巡航导弹相对是比偏弱的,而我们这个弹相对来说机动能力和它差不多,可能比它稍微要弱一些,但基本上量级上同一量级的,并且从本身的雷达反射特性上来说是差不多的,红外反射特性也差不多,这个我们已经过实验测试,当然我们也没法拿到战斧巡航导弹的详细指标,只能是大致上做样子,比如说它的飞行速度、运行轨迹,它的机动能力是基本相当的一个水平,但我们做这个弹来说初始目标就是美国战斧,或者是台湾的雄风,或者是其他的这些指标。

      与其他的公司相比各自的工业体系不太一样,有的更多是依靠自己研发,这个对于整个的研发队伍来说很庞大,因为咱们国家的航空航天工业都是经过四五十年的长期发展才积累到目前的地步,想靠一家民营单位短时间之内就能实现很多的技术的成熟程度,难度很大,我们的生产单位都是国家正式的军工企业,都是拥有咱们国家的武器生产许可证,相应的保密、质量体系也都是通过的,这一类的产品的保障体系跟正常的来说没什么差别,所以说我们的质量还是比较过关的,另外,其实对整个巡航弹或者是弹道道的发展来说,它的主要特征就是说尽量要跟所模拟的对象要尽量保持一致性,最好是结构、尺寸上都是一致的,这样是最好的。但比如说战斧,它所搭载的500磅的战斗部,直径很粗,对于我们来说,这个是不恰当的,因为照这样的话,就跟正式武器系统没多大差别了,那么对于正常的军方训练演习来说,它是要求尽量能够模拟,但是成本还是要尽量控制得住才行,所以说我们有些方向不是不想这么做,但是因为成本、使用方的原因或者是其他原因,所以适当做了些调整,其实各家都是在往这个方向上努力,但运用的手段不是特别相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家都有各自不同的理解。

     廖云飞:咱们国家军队还是很庞大的,如果说所有的导弹部队都要进行演习的话,这个消耗数量还是挺大的,虽然说咱们国家军费总的数字相对来说不低,但真正放到某个方向上来说不见得是非常多的,而且从我们公司本身就是为了服务军队,所以我们必须要为军队想到,为他节省每一分钱,哪怕初始节省不到,我们后期还是必须要把军队的这套消耗降下来。至于我们本身的利润来说,我们能够满足我们正常的研发,能够向部队提供持续不断的产品,那就是我们的一点贡献吧,利润方面不会像正常的军工要求那么高。

    中华网:那您是说贵公司研制靶弹的核心思想是追求效费比?

    廖云飞:其实这就是个效费比,既然是消费品,那就不要太贵,尽量越便宜越好。现代武器系统也都是在追求效费比,它整个使用寿命周期跟它的使用效能之间进行对比,包括美军现在的很多装备都是这样来进行设计,我们很多装备也是这样来进行设计的,但也不见得是效费比最好的,因为这跟目前军队的训练水平都是相关联的,所以说我们不会一下就推出非常高端的产品,那时部队可能还没准备好,我们也不能推出非常低端的产品,部队早就不满足这个产品了,所以说只能按照部队目前的进展情况一步一步的来才行,那么它达到什么水平,我们有什么样的匹配给它,这样能够辅助军队,就是说能够满足它训练的要求,如果说一步很高的到位了,很高的指标,很显眼很漂亮,但是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帮助部队来训练,而不是说要给部队出洋相。

    中华网:那您是在设计上追求让部队能够拦截到吗?

    廖云飞:首先能够适应它的使用要求,另外也要让它能够消费得起,然后能持续地运转下去,能够持续不断地训练下去。

    中华网:您这北威IA型靶弹上一届航展应该没有展出吧?这是根据某一个院所的需求所改进的吗?

    廖云飞:上一届没有展出。这个是我们自主研发的,在北威I型基础上改进的增程、高精度的一个版本的靶弹。

    中华网:您给我们介绍一下北威II型的一个后期产品的性能?

    廖云飞:北威II型是模拟的中高空的一些飞行目标的特性,模拟一些战机的特性,可以模拟简单的一些普通弹的特性,当然说做一些大的机动过载方面来说欠妥,只能说作为一个初步的模拟训练器材,可以替代目前国内在一些使用的一些靶标或者说正在竞争的一些靶标的产品,那么我们的优势主要是在,毕竟是通过民营方式来运作的,主要是在资本运营方面上相对有一些优势,不需要国家投资,产品的成本要更低,通过市场经济这种模式来运作的话,对部队的服务意识要更好。

    中华网:我们知道贵公司的产品上一次进行了试验,请问上一次靶试在拦截上有失败的案例吗?

    廖云飞:我们的靶弹目前为止还没有到正常使用这一个阶段。所以说我们只能说我们自己的系统现在是证明是完好的,那么跟其他系统配合还没有进行正常的演练,上次是我们自己做了一个飞行试验。

    中华网:您这提到的弹道式靶弹是不是模拟弹道导弹?

    廖云飞:对,近程的弹道导弹,模拟它的弹道,模拟它的一些反射特性,它的一些在轨的特征。

    中华网:现有的飞行速度是不是接近4马赫?

    廖云飞:对,接近4马赫。

    中华网:贵公司现在对产品的隐身性能方面有什么规划吗?

    廖云飞:隐身特征上,我们现在的产品本身反射性就很小,您刚才提到的战斧式巡航导弹,它的导弹体积、重量、飞行特征、雷达反射面积远比我们的产品大得多,我们本身反射特征就很小,如果说我们纯粹要模拟它们的话,对我们来说不是隐形的问题,而是要把这个形式扩展大,要显形的问题,因为我们相对来说,它们是要把大目标缩小,我们是要放大,放大到它们一个量级上,隐形我们已经够隐形了,比如说F22,我们这个反射面积要比它小,如果要达到这个量级的话,我们必须要放大雷达反射面积才行,我们正常的来模拟它们。

    中华网:您这用什么技术来实现反射面积的扩大呢?

    廖云飞:目前来说,这个技术在国内已经很成熟,比如说是反射雷达波的,比如说角反射器,非常成熟,只要加大弹体的设计就可以。只是往下缩比较困难一些,因为涉及到外形的一些整体设计、吸波材料、涂层等,往下缩比较困难,但往上增大还是很容易的。

    中华网:现在国际上一些主流武器已经向着超音速方向发展,看你们这个靶弹模拟弹道式靶弹,那么对于巡航式的超音速产品有什么规划?

    廖云飞:目前我们公司正在研发巡航式的超音速产品,这是一个状态,但是结合目前国家形式来说,目前主要受到的攻击目标仍然是以亚音速为主,所以部队训练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认为巡航目标是目前反导的主体,当然说,可能未来几年以后,或者在下一届珠海航展上会推出超音速的产品。

    中华网:贵公司的产品与其他的靶弹公司生产的产品在技术性能上有什么优势?

    廖云飞:我们是依托于国家现有的工业体系,依托于现有的能力上所完成的产品,本身产品的可拓展性比较强,相应来说,它的技术成熟、可靠性方面都比较高,稳定性、可靠性相对来说更好一些,出现问题的概率相对较低。另外,我们采用固体发动机作为动力,在经济上更好,适应能力上更强,比如说大风、下雨,我们的产品都是能正常来进行操练和演习的。在整个的工业架构上来说,因为咱们国家目前是航天强而航空弱,整个体系是走航天体系的,而不是航空体系。因为在航空的一些比如说发动机或者其他领域上,国内与国外相比航空差距还是比较大,目前我们主要是跟弹的体系相对来说更近一些,而其他的靶弹公司可能跟航空的体系更近一些。

    中华网:最后请您对这个靶弹在整个军工体系或者是军队运用领域的意义作一个概述。

    廖云飞:这有点像步枪打靶,打百米循环靶也好,训练一个优秀的射手就要进行不断地打靶,比如说1000发、2000发,那么咱们国家的武器系统存在,如果只是进行纸上谈兵,日常操练没有经过实战检查的话,那么这个武器系统的可靠性咱们自己心中也是有点打鼓吧,不是那么特别有数。而我们的目的就是为部队提供一张靶纸,让他有个简单成绩,知道武器系统的使用状态,以此来考核自己的技术指标,或者说自己的反应能力是否需要加强,如果不经过这种实战检验的话,我们就不知道真实战斗力究竟如何,那么评估咱们自己的军力和实际作战能力就会有所缺失,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为部队提供一张靶纸,这是对部队方向。那么对院所方向,为我们国家在研的,或者说是已有的武器型号也是提供一张靶纸,也是供他来进行各种各样的操练,那么在它出厂之前或者是研制阶段之初、研制阶段之中就能对它进行一个考核,及时让设计工程师,让相关的院所及时发现它的不足,或者说对它进行充分的认识,对它及时进行改正,这样总比正式列装之后在实战中或者经过某种考核之后发现它的这种不足而导致整个系统报废或者需要大修是要好得多的,所以是在系统方向增加了一张靶。这个单价来说其实并不便宜,但是对整个武器系统来说还是有所节省的,就像咱们多买张靶纸去打那么多子弹,但是对整个军力的提升,对战士本身包括对部队整个武器系统的实际操练能力的提升都是有很大意义的,我们基本的方向就是这样。

    好的,我们的访谈就到这儿,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2010年11月19日 05:55